發表文章

甚麼是聽道行道/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指的是甚麼

聽道行道表面上很簡單,並且看似不太難去實現,然而當這些『 道』經過耶穌的詮釋後,便變成很難去『行』,但我們卻習已為 常,視而不見,且看耶穌怎麼說:   馬太福音第五章 38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39  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     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40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41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42  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43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44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筆者是香港人,書寫此文的時候正是 2021 年的夏天,大量港人為 了政治的緣故移居海外,心中有很多鬱結,我們在一個國際大都 會土生土長,一向以言論自由、金融中心、法制健全、富人家財 有保障,窮人對明天有盼望的環境長大,然而在 2020 年七月一日 公佈了國安法,一夜之間,我們便失去了這一切,我們居然被一 些對香港一無所知的外來人所統治,他們無禮、粗暴,我們在一 瞬間失去了上面全部的安舒環境,可以說,我們被迫要逃奔自由 ! 筆者仍記得港英時期英國人的幽默,升旗的時候我們懶洋洋躺臥 在草地上吸煙,以表達對英國旗的不認同,英國人卻笑著說,我 們對他們懷有惡意是正常的,他們亦深知人性的自然流露,他們 尊重良知,尊重別人的文化,亦尊重別人的喜與怒,這是人性的 統治,我們從英國人學到女士優先的優雅文明,我們得知圓桌武 士的高尚情操,當時的小學課本一定有夏丏尊翻譯本『愛的教 育』,同時,我們亦有孔孟、唐詩、宋詞,『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惻忍之心、人皆有之』 .... 中西的文化在我們的土地匯 集,當時我們還為香港的奧運選手自豪,因為他們戰無不輸,深 具體育精神,內中又族裔複雜,有金頭髮的英國人、滿臉鬍子的 印度人,黑頭髮的香港人,我們不但和平互助,融洽相處。外地 人來到香港,亦知道我們表面上的歧視言詞沒有惡意,金頭髮的 被稱為『鬼佬』,印度人被稱為『亞差』,日本人是『蘿蔔頭』, 當然我們自己亦有自我醜化的幽默,我們沒有國籍,是『地球 人』,身處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東方之珠的地球人,我們...

今天基督徒需要守安息日嗎?

  筆者在準備這個課題時,才發覺這題目真的十分十分有趣,因為 網上沒有見到『需要守』的答案,但卻又有太多太多的不同的理 由和意見,其中很多理由都好像很有理,實則上卻並不通過我自 己所領受的邏輯。   有些表面極有智慧的答案,就是現代基督徒無需守安息日,但必 需了解其真義。這個答案雖然極好,但筆者卻都不太讚同大多數 人對精義部份的詮釋。   首先,筆者暫時還未看到有基督徒嚴肅地看待『安息日』,如果 我們稍為將題目更動一下,就會看到這個題目的嚴重性,那就是 『現代基督徒需守不可殺人的誡命嗎 ? 』大概沒有人會想像到那 麼嚴重吧 ? 但請看其中十誡的內容、一條律例與及兩個例子 :   出埃及記第二十章   ( 十誡中第四誡內容 ) 8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9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     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     作. 11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     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出埃及記第三十一章 15  六日要作工、但第七日是安息聖日、是向耶和華守為聖的、      凡在安息日作工的、必要把他治死。   耶穌已經成全了舊約,新約聖徒就無需守舊約,我們可否殺人? 對猶太人來說,不守安息日和殺人同是死罪,各位看清楚其嚴重 性沒有?為何我們會得到這麼錯誤的訊息,以為安息日只關乎人 的工作和休息,而不把它看成『死罪』,有了這樣的一個前題, 我們才能極嚴肅地去思想   神的心意。事實上,猶太人在這個課 題上曾付出過沉重的代價:   民數記第十五章 32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遇見一個人在安息日撿柴。 33  遇見他撿柴的人、就把他帶到摩西、亞倫、並全會眾那裏、 34  將他收在監內.因為當怎樣辦他、還沒有指明。 35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總要把那人治死、全會眾要在營外用石  ...

信徒皆祭司只是口號

在耶穌釘十架復活升天後,教會被建立起來,新約聖經的書信陸 陸續續出現,三百年後才被公認、挑選、輯錄成新約聖經,在一 千二百年後,才有一位神學教授馬丁路德首次提出類似『信徒皆 祭司』這樣的一個概念,這些內容先後出現在他的著作 : 《致德 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和《教會被擄於巴比倫》之中。   如果以基督教的宗教歷史而言,在聖經出現及普及後一千二百年 才有人提出這個概念本就令人驚訝,然而宗教歷史中亦有一千年 的所謂『黑暗時期』,教會腐敗,神職人員地位超然,平信徒甚 至無法看到聖經,在這些環境因素下,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理所 當然。現代科技發達,聖經在全球每個國家幾乎都有自己的譯本, 任何人稍為熟讀聖經,都可以跟馬丁路德一樣同樣看見『信徒皆 祭司』的經文,這樣的內容由耶穌兩位門徒先後在他們的書信內 發表,筆者很有興趣想知道,究竟是兩位信徒只是無意地、巧合 地發現,抑或是『信徒皆祭司』本來就不是甚麼深奧隱藏的真理, 就算是其他的門徒,根本一大早就知道這樣的真理內容,所以不 會大驚小怪。然而最大的遺憾,就算馬丁路德提出這樣的教導, 但好像完全沒有果效,因為聽教導的人好像沒有一個真的能活出 祭司的樣式,只是讓信徒自以為有這種身份聊以自慰而矣。   筆者相信耶穌的每一個跟隨他的門徒根本都知自己有祭司的身份 ,且看看彼得和約翰怎樣在書信中表達這個身份 :   彼得前書第二章 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   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   的美德。   啟示錄第一章 4 約翰寫信給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    神.和他寶座前的七靈. 5 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裏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   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   離罪惡. 6 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 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   、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彼得很明確地指出,信徒皆是被   神揀選、是有君尊的祭司(是 君尊的祭司體系),而約翰寫信給七間教會,明說耶穌使我們作 他父   神的祭司。   彼得前書一開始就明確地寫出受信人的對象 : 『耶穌基督的使徒 彼得、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