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需要肝膽相照的朋友



神需要肝膽相照的朋友

兩年前,在一個夏令會的弟兄組內,我們分享一些較為深入、坦誠、
自問是有困難的靈程問題,有一位弟兄題出了這樣的一個事實:『身
為男性,耶穌也是男的,要問我愛不愛耶穌,我想像不到甚麼時候
才能達到門徒們的境界,相信有五成真心地愛他已經不錯了,更枉
談更進深地愛他,還有,如何愛法?』當時這個問題沒有結論,我亦
只有把這個問題深藏於心。近日,我只能說是聖靈的啟導,多了一
個角度去審視這個難題,因為我想起了另一位有點虛構的人師
唐三藏。

西遊記被列為中國四大奇書之一,這是文人對它的評價,你可以不認
同,但如果你真的懂得一點邏輯與批判,最終你一定會讚同文人的眼
光,如果將它的人物與基督教的人物比較一下,你就會驚奇於作者吳
承恩的思維是這麼『妙絕』。西遊記內有很多虛構事件與人物(並不是
全部虛構),所以才會稱作『大話西遊』,吳承恩筆下唐三藏與他三位
徒弟的關係真的令人拍案叫絕,大徒弟孫悟空武功法力高強,大鬧天
宮,幾乎無人能敵,唐三藏卻是弱不經風,但他能唸緊箍咒令孫悟空
就範,當兩師徒有矛盾衝突時,唐三藏根本可以隨時唸咒讓孫悟空屈
服,但每次出現這種衝突時,唐三藏往往捨棄這個優勢,他任讓孫悟
空可以自由離去,然而孫悟空明知道唐三藏手無博雞之力,如何保護
自己,所以都是以愛還愛,暗中相隨,這樣的情愛可真『妙絕』,基督
徒對耶穌有這種『義無反顧』的情愛麼?

如果我們不去時常思想神的話語,我們是看不通聖經的,我們只看到
平面的經文,得知我們的  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
至於我們,我們甚麼都不是, 神要求我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
衪,只是因為耶穌曾釘十字架,拯救了我們,為此我們就得盡全力去
愛衪,很多人根本做不到,當然包括筆者在內,我們連盡心、盡性、
盡意、盡力去愛自己亦做不到,但神的話是信實的,所以這段經文一
定另有所指 (這是另外的一個課題)

唐三藏在五指山下拯救了孫悟空,像不像耶穌在十字架上拯救了我
? 唐三藏卻沒有為此而要求孫悟空去愛他,後來孫悟空對唐三藏
不離不棄,不是為了報答他的拯救,而是他認識唐三藏,亦認識自
己,唐三藏需要他,他亦需要唐三藏,這才是愛。各位看到了麼,
真正的情愛,是我需要對方,對方亦需要我,這才是愛,神要求我
們去愛衪,是我們需要 神,  神『亦』需要我們,可惜,我們只
聽見,只看到一些不夠全面的教導,就是 神是很有慈愛,另一方
面亦有另人害怕、敬畏、公義的一面,但卻沒有教導 神具有比人
類更有『人性』的一面,而『人性』才是『愛情』最基本的動力,
我們亦鮮會聽見『 神需要我們,幾乎是乞求我們』。我們且看一
些例子:


在新約聖經裡面,最感人的師徒關係出現在以下的經文裡:

約翰福音 第二十一章
1         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 2  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 3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 4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 5         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喫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 6     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 7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 8           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古時以肘為尺一肘約有今時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 9       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 10 耶穌對他們說、把剛纔打的魚、拿幾條來。 11        西門彼得就去、〔或作上船〕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12         耶穌說、你們來喫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 13    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 14      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15     他們喫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餧養我的小羊。 16 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17  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餧養我的羊。 18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19        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

這是基督徒最熟悉的其中一個故事,耶穌三次詢問彼得『你愛我麼』,大
部份人會將焦點集中在彼得愛主究竟有多深,但筆者相信,這個問題根
本無法作答,就如同我在夏令會弟兄組裡,每個人都無法題出答案一樣,
耶穌被捉拿的那一夜,就只有彼得對耶穌不離不棄,才會跟隨捉拿的人
抵達大祭司的院子裡,才會遇上可能有殺身之禍的險境,要三次不認耶
穌才能脫身,你說彼得不愛主,就不會作出這不離不棄的舉動,你說彼
得極愛主,他亦不好意思去解釋為何要自保,就是不好意思去解釋
『我愛你,但我更愛自己,所以要自保』,現在,我們可能只是唸口號,
『我們愛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在十架上捨身為我』,但當彼得三次
不認耶穌的那一夜,耶穌還未釘十架,彼得跟本沒有這個理由去更愛耶
穌,所以我們愛耶穌就有可能不要將焦點過份放在他在十架上捨身這
件事上,而是放在他要求些甚麼? 每一次彼得回答後,耶穌就說:『你
餧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和『你餧養我的羊』,為甚麼呢?
耶穌自己做不到,所以他近乎『求』彼得去做,這是一個請求,而不
是一個命令。

神創造人,神比人更瞭解人性,若果人擁有每一種美善的情矂,都是
源於神,聖經內很少直接形容一個人的性格,你很少會看到,諸如
『此人和藹可親,樂善好施,平易近人………』,又或者是反面的
『此人心黑手心辣,反覆無常,口是心非……』,通常聖經裡只描寫
人的一些行動,讓讀者自行判斷他的勳機,自行感受此人的性格。
無論中西文化,對於男性的友誼與感情(非同性戀那一種),都有相
同的觀念,很多成語與諺語頗能看到它的深意與內涵,有誰不曉得
『肝膽相照』、『義無反顧』、『惺惺相惜』、『識英雄、重英雄』……
等等,表面上聖經裡沒有這種情臊,然而很多人物的刻劃卻處處流
露這種真情,請看一些經文:

撒母耳記上 第十八章
1         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2  那日掃羅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 3  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

這段經文顯示了約拿單與大衛『識英雄、重英雄』的關係。我們再看
另一段經文:

歷代志上 第十一章
9         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與他同在。 10   以下記錄跟隨大衛勇士的首領、就是奮勇幫助他得國、照著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的話、與以色列人一同立他作王的。 11 大衛勇士的數目記在下面‧哈革摩尼的兒子雅朔班、他是軍長的統領‧一時舉槍殺了三百人。 12  其次是亞合人、朵多的兒子以利亞撒、他是三個勇士裏的一個。 13 他從前與大衛在巴斯達閔、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那裏有一塊長滿大麥的田‧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14       這勇士便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 15           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下到磐石那裏、進了亞杜蘭洞見大衛‧非利士的軍隊在利乏音谷安營。 16        那時大衛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營在伯利恆。 17      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裏的水、打來給我喝。 18   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裏打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 19    說、我的 神阿、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如此、大衛不肯喝。這是三個勇士所作的事

『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這些形容,是否表達了
『肝膽相照』、『義無反顧』、『惺惺相惜』、『識英雄、重英雄』……
聖經裡常題及 神把人視為朋友,以諾與 神同行,摩西渴望見到 神的
榮耀, 神稱呼亞伯拉罕為朋友,我們卻將這種友誼視作等閒,因為神
『高』過我們很多級,所以這種朋友關係只是一種禮貌,一種高攀,完
全無 視 神的心意,其實 神想跟我們『肝膽相照』。

請看保羅的心情:
哥林多後書 第五章
13       我們若果癲狂、是為 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 14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基督的愛激勵我們』究竟是那一種情愛? 無論是父 神,無論是耶
穌,無論是聖靈(三位一體),都不能作『外邦使徒』,祂們需要『人』
去作,衪們自己做不到,是基於自設一些連衪們也不能逾越的界限,
這些界限包括了衪們(三位一體)不能說謊,不能不守信實承諾,所以
保羅自知成為了基督的生死之交,這樣的愛才是『義無反顧』,激勵人
心。

大體上,耶穌和十一個門徒建立了相同的情臊,耶穌死了,復活了,
升天了,他自己不能再宣揚『天國近了,你們當悔改』,只有十一個
門徒去延續這個使命,日復日、年復年,他們才更能摸透『夫子』
的心意,他們最終明白了『夫子』的說話:

約翰福音 第十五章
12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13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 14        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15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16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就賜給你們。 17      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

耶穌基督並不是向十二位門徒發出這個新命令,正確來說,是十一
個,出賣耶穌的猶大並不在內,那表示這個命令只對那十一個人有
效,跟其他人無關(包括我們在內),『你們要彼此相愛』如果連猶大
亦包括在內的話,最終必會失敗,因為猶大不可能與其他門徒齊心,
無法達成『彼此』。這個命令發放之後,耶穌基督被釘十架,復活昇
天,此後,整個基督教的未來,就完完全全放在十一個門徒的肩頭
上,他們共同進退,開始明白耶穌把他們視為真心朋友。他們很像
為大衛冒死,到伯利恆城門旁、井裏取水的三個勇士,聖經裡並沒
有明言這是怎麼樣的一情愛,但卻流露著『肝膽相照』、『義無反顧』、
『惺惺相惜』、『識英雄、重英雄』……的痕跡。這十一個門徒,大
部份都是為主殉道,筆者敢說,主耶穌的命令沒有落空,他們守住
了,二千年後,薪火相傳,我們承繼了門徒的身份。

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你的教會落在分裂與紛爭當中,不要以為驚
:

馬太福音 第二十四章
3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 4      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5   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 6        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 7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 8        這都是災難的起頭。〔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 9 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裏、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 10  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 

  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這是教會必
會面對的光景,惟有耶穌肝膽相照相照的朋友,悄然留在教會內不起
眼處密密為教會禱告,教會可能變得不冷不熱,如老底嘉:

啟示錄 第三章
20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 21          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

但為教會守望,聽耶穌叩門的聲音,作他不離不棄,義無反顧的朋友,
不向艱難屈膝,作這教會惟一為耶穌忠心的人,你將會和耶穌同坐在
他的寶座上。

又如同撒狄教會,耶穌對他不但沒有稱讚,而所作的批評是如許差劣:
『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我見你的行為、
在我 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但令人驚訝的,裡面仍有
與耶穌肝膽相照的朋友:
『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
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

耶穌已說出末世時教會的混亂,他也不會改變這些艱難的光景,但
他需要『義無反顧』的朋友守在他破落的教會內,這教會可能嫌棄
你,可能出賣你,讓你心碎,但為這教會儆醒禱告,作惟一守住他
的人,這些事耶穌作不來,他需要他的朋友甘心情願去作。


約翰福音 第十五章

13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 14 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15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是甚麼意思?

怎樣理解誡命、命令、吩咐、律例、典章、法度

『壇上的火、要常常燒著』代表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