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降『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現代猶太人不信耶穌,他們仍然在等候彌賽亞,但經過多個世代
的沈思,猶太人居然知道『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這個含意,
從前他們好些人以為天國建立等同復興以色列國,但如今他們卻
解決了這個二千年來的問題,這個問題當年門徒亦向耶穌提出過:

使徒行傳 第一章
4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
5  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6  他們聚集的時候、問耶穌說、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
7  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

『復興以色列國』,在當時來說,就是要脫離五百多年來受外邦
人的轄制,獨立地建立以色列自己的王國,門徒既然認定耶穌就
是彌賽亞,帶領全個民族進入輝煌的時代是指日可待的事。雖然
現實跟門徒的渴望不一樣,但在二千年後,這個問題卻已經解決,
1948514日,現代的以色列建國獨立,『復興以色列國』已經
成真,然而許多虔誠的猶太人卻拒絕世俗的以色列國,雖然他們
不信耶穌,仍在等候彌賽亞,但他們的理念卻讓人驚訝,在現代
三大猶太教正統派之一的哈西德派,他們按照塔木德(猶太人的
律法及聖經註釋文獻)指示,在以色列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
希望全民嚴格奉守猶太律法,以促成彌賽亞的早日來臨,他們
宣稱:『如果全以色列只懺悔一天,大衛之子便會立刻到來。如
果以色列好好地守一次安息日,大衛之子便會立刻到來』,這是
不是基督徒很熟悉的新約經文:『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對於猶太人來說,這句經文具有真實的含意,它是整個民族、是
『每一個人』的責任,要每一個人奉守律法,彌賽亞才會降臨,
但事實上,新約聖經啟示錄卻揭示了最終的結果,是人的『相信』
而不是『守律法』去達成的:

啟示錄第一章
7  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

撒迦利亞書第十二章
10  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     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
11  那日耶路撒冷必有大大的悲哀、如米吉多平原之哈達臨門的悲哀。
12  境內、一家一家的、都必悲哀‧大衛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拿單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
13  利未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示每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
14  其餘的各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

主再來的那一天,並不是因為猶太人全家守律法,而是他來了,
猶太人才知道『耶穌』就是彌賽亞,這一刻,因他們『相信』耶穌
就是彌賽亞,所以才『全家得救』。主再來是因為『外邦人的數目
添滿了:

羅馬書第十一章
25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祕(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26  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記、『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
27  又說、『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

在表面上來看,『你們應當悔改』甚易明白,但若果真的去實行,
才會知道無從入手,施洗約翰傳此道的時候,便有人問他當怎樣行:

路加福音第三章
2  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裏、 神的話臨到他。
3  他就來到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10  眾人問他說、這樣我們當作甚麼呢。
11  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
12  又有稅吏來要受洗、問他說、夫子、我們當作甚麼呢。
13  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
14  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作甚麼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
15  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裏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

當時的人所提出的問題:『當怎樣行』的焦點不是『天國降臨』,而
是天國降臨時,他們有否資格進入天國,明顯地,施洗約翰對每一個
向他求問的人,都有『先知』應有的回應,知道每一個人的罪性,從
經文裡可以看出,尋求答案的那個稅吏必然多取,尋求答案的那個兵
丁必然是以強暴待人,然而其他沒有來尋求答案的稅吏,這些人亦沒
『多取』稅金,他又當怎樣行呢?所以『悔改』的意思,是要人想起
他的罪來,要尋求 神,當時該做的就是獻祭贖罪。

很多基督徒都誤解了『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的含意,以為『信了
耶穌以後』,就已經認罪悔改歸主,這句經文再與我們無關,惟一扯上
關係的,就是告訴未信的人,他們應當悔改。然而,天國近了仍然是現
今的情況,天國降臨的那一天,就是基督再來的那一天,基督仍未降臨,
信徒仍需時常省察自己的罪,需要有時間尋求聖靈去指出那些隱而未
現的過犯,藉擘餅(聖餐)聚會去『洗淨』,去更新我們對悔改的誠懇。
筆者先提出天國在那一天降臨的經文,再論說我們究竟應當怎樣悔改:

路加福音 第二十三章
38  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這是猶太人的王。
39  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他說、你不是基督麼.可以救自己和我們罷。
40  那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 神麼。
41  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作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作過一件不好的事。
42  就說、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43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昔日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那一天,全世界都沒有一個人在意耶穌頭上的
那個牌:『這是猶太人的王』,惟一只有身旁同釘的強盜相信這個牌
上的稱號,耶穌得國降臨的時候,便是天國降臨的那一天。這一天還
未來到。

今天,擘餅(聖餐)聚會的那一天,便是『應當悔改』的那一天,今天,
每一個星期日,信徒到禮拜堂聚會都有預定的形式,有唱詩的時間,
有講道的時間,有擘餅(聖餐)的時間,全都是屬於『敬拜』的聚會,
但其中最能代表敬拜的,就是擘餅聚會,能夠從新再省察我們那些
隱而未現過犯的,也是此聚會,此話怎說? 當主耶穌教導撒瑪利亞婦
人如何敬拜的時侯,有這樣的吩咐:『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
實拜他』。

約翰福音 第四章
1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2(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 3 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4 必須經過撒瑪利亞。 5 於是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 6 在那裏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 7 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他說、請你給我水喝。 8 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9 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 10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 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11  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那裏得活水呢。 12 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麼。 13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14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15 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16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 17 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 18 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19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20 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21 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22 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23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24 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25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 26 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27 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甚麼.或說、你為甚麼和他說話。 28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裏去、對眾人說、 29 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麼。 30 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裏去。 31 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喫。 32 耶穌說、我有食物喫、是你們不知道的。 33 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甚麼給他喫麼。 34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35 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作發白〕可以收割了。 36 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37 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 38 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 39 那城裏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 40 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裏住下.他便在那裏住了兩天。 41 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 42 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

『敬拜』是一個十分深奧的題目,猶太教徒、回教徒、基督徒都是敬拜
同一位神,雖然有很多基督徒表示回教徒的神是『假神』,並列出聖經
與可蘭經內『神』的屬性、作為等等都不一樣,但這種種比較卻連最基
本的邏輯亦無法通過,可蘭經內亦有談及亞伯拉罕、摩西甚至是耶穌等
等人物,這些分明就是猶太教及基督教內亦題及到的同樣人物,如果依
照上面的比較,我們便會產生出『假亞伯拉罕』,『假摩西』及『假耶
穌』,但在事實上,根本亞伯拉罕及假亞伯拉罕本來就是同一個人,只
是在認知此人的性格上不一樣而矣。就算回教徒的神是假神,基督徒亦
不敢說猶太人是拜假神罷?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基督徒敬拜神跟猶太人
不都是敬拜神嗎,有何不同? 我們大概都會得到一種印象,神不可能同
樣都『享受』猶太教徒,回教徒及基督徒的敬拜罷,所以神不一定悅納
『每一個人』的敬拜,主耶穌清楚地詮釋敬拜的定義: 『那真正拜父的,
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由於很多英文譯本在『誠實』這個字眼上採用了『真理』,於是這個詮
釋又多了一個意義,亦有很多信徒在這個意思上大做文章,要怎樣怎樣
作才是有『真理』去敬拜  神。然而,當耶穌向一個性觀念隨便,感情
失意的撒瑪利亞婦人談及敬拜時,這位婦人有能力去理解『這如許深奧、
如許屬靈的真理應該是甚麼』麼?如果按照撒瑪利亞婦人的舉止,經過
耶穌的指教下,她不但懂得怎樣敬拜,她還得到更好的,就是  神的
救恩,究竟她作了甚麼去得到救恩?『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
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之前耶穌對她說:『你已經有五個丈
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婦人要解脫這種不道德的行徑,
她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誠實』人,不但在眾人面前承認這些罪,她還需
要走回正途,解決這種種糾纏不清的感情及性關係,重新作一個『新
人』,筆者只能這樣形容:『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地認罪、
悔改、敬拜衪。』

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在擘餅(聖餐)聚會時,人應當省察,只有清楚在
罪上認罪悔改才可以參與,這種條件,正是符合『要用心靈和誠實』
去敬拜主:

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
23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24 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捨有古卷作擘開〕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5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6 你們每逢喫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27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喫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28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喫這餅、喝這杯。
29 因為人喫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喫喝自己的罪了。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我們理當素常等候主再來,在等候當中,
我們亦理當藉擘餅(聖餐)聚會,去省察或想出我們的罪來,然後喫這餅、
喝這杯,去敬拜、去記念、去等候、盼望跟主喝新杯,這是一環扣一環
的真理,扣扣相連,密不可分。

利未記第四章
13 以色列全會眾、若行了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誤犯了罪、是隱而未現、會眾看不出來的.
14 會眾一知道所犯的罪、就要獻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牽到會幕前。

詩篇第十九篇
12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
13 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是甚麼意思?

怎樣理解誡命、命令、吩咐、律例、典章、法度

『壇上的火、要常常燒著』代表國泰民安